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,战争一直是个永恒不变的主题。“器”在战争的发展进程里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。从旧石器逐渐升级成新石器,从冷兵器一路发展到热兵器,从机械化慢慢演变为信息化,正是因为武器不断地更新换代,才推动了战争形态发生改变。一个出色的战场指挥者,肯定也会是运用武器的高手,而戚继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
戚继光在兵器制造和使用方面那可是厉害得不得了啦,运用得巧妙啊,全靠心里的那股劲儿呢,他曾经说过:“有精兵但要是没有精良的兵器来辅助,这就叫光强不顶用。”在《纪效新书》和《练兵实纪》里呀,戚继光对制器、用器、布阵等好多问题,都做了系统的讲解呢,他的“精器”思想,给戚家军能百战百胜提供了保障,同时也给一直以来“重道轻器”的传统兵法开辟出了新的路子。
01通过搞出新装备而在敌手之前处于领先地位。
明朝中期的时候,明军的卫所制度坏掉啦,军队的战斗力特别差。碰到拿着太刀、特别勇猛无敌的倭寇,还有很剽悍、速度很快的鞑靼骑兵,就只能招架,根本没有还手的本事。要是想训练出一支素质特别高的军队,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。不过武器升级能在短时间内马上看到效果,就像俗话说的“一寸长,一寸强”。
戚继光觉得“打仗这事儿啊,短的够不着长的,得每件事都比对方强一分”这个深刻道理,一心想让对方的武器“样样都比不上我,啥都比我短”。戚继光对于武器的制造、验收、管理、使用、维护和替换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定;他严格要求士兵爱惜武器装备,得让个人武器保持良好状态,要是武器受损了却不维护和替换,那可就要受重罚啦。
戚继光觉得,不能单纯地认为武器比敌人好就是敌人研发啥武器,自己就跟着去制造啥武器,得明白“异用之术”,这其实就是“非对称武器发展思想”。就像他问的,“他有弓矢的优势,我拿啥能胜过他的弓矢?他有短刀的优势,我拿啥能胜过他的短刀?他有万马冲突,我拿啥来抵挡他的冲突?”
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那会儿,倭寇的太刀可厉害啦,戚继光呢,没造出比倭寇的刀更好的长刀,而是专门搞出了狼宪来应对。这狼宪是用一整根大毛竹做成的,有 5 米长呢,顶端装上铁枪头,两边的枝叶都修整过,然后灌进桐油,再涂上毒药。刀砍不断它,长枪也刺不进去。对那些擅长突进攻击的日本武士来说,防御效果那是杠杠的,而且造价便宜,制造起来也不难。
在北方那会儿,鞑靼人擅长骑射,戚继光呢,没去训练出比鞑靼还擅长骑射的骑兵,而是用杀伤力更强的火器去应对敌人的弓和箭,用棍、长枪、钩枪、大棒来对付敌人的马刀,用战车去对付敌人的骑兵。
在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这方面呀,那些旧的还能用的呢,就给更新一下,那些实在不行的就改设一下,原本没有的就去创造出来。并且呢,在《纪效新书》里还记载了关于火药配置的“制合鸟铳药方”,把硝、磺、炭这三样的占比给优化到了 75.75%、10.6%、13.65%。
把武器装备进行优化配置呀。
戚继光在武器装备贡献这方面呀,不仅仅是对兵器进行了改进呢,还把武器进行了有机的优化整合以及配置呀。
对于那些常使太刀的倭寇,再结合东南那一带有很多滩涂沼泽的地形特点,戚继光就打造了小型化且模块化的全新作战单元,也就是“鸳鸯阵”。
鸳鸯阵最前面有 2 个牌手并排站着,他们用的兵器主要有藤牌、腰刀和镖枪。接着是 2 个狼筅手,他们拿的兵器是狼筅。再往后是 4 个长枪手,他们的兵器是长枪。最后有 2 个镗钯手,他们的兵器是撞钯。另外还有 1 个队长,负责指挥;1 个伙夫,负责做饭,打仗的时候还负责把己方击杀的敌人首级砍下来,用于记功。
这种以 12 个人当作基本作战单位的阵形呀,能把长短兵器灵活地组合到一块儿呢。那盾牌和狼筅属于防御性的武器啦,能挡住敌人的箭和刀呢。长枪主要是用来刺杀的,是主要的进攻性武器哟,而镗把呢,是负责保护长枪的,防止敌人靠近长枪手跟前呢。牌、筅、枪、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啦,进攻和防御转换得可顺畅啦。
并且多个鸳鸯阵之间随时都能无缝连接起来,构成更大的鸳鸯阵,这样就让倭寇原本的优势完全消失了,还能打出 1000 比 1 那样的神话交换比呢。
另外,戚继光不光把冷兵器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,也把冷兵器、火车、战车等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,能精准地把己方作战系统的效能聚合起来然后释放出去。据记载,“戚家军”在南方抗击倭寇的时候,火器的装备率已经达到部队编制的 50%了,戚继光在镇守北疆薊镇练兵的时候,各个营里使用枪炮等火器的士兵已经占编制总数的 70%了,他创建的车骑营中的战车部队,就可以看作是装甲战车部队。
在武器配备这块儿,有火器,像神飞炮、大小佛郎机、百子铳、鸟铳之类的,还有冷兵器,比如长枪、藤牌、镗钯、钩镰刀等。要是敌人在 100 步以内呢,就放佛郎机;到 80 步以内啦,就放鸟铳;60 步以内呢,就射火箭;20 步以内呢,就投掷镖枪。这种一层一层的接敌杀伤系统,可把敌人给吓破胆啦。
基于实用方面的改造提升
戚继光特别注重武器装备在实战中的效能呀,可不会盲目去制造那种“啥都厉害”的装备。戚继光觉得,兵器的种类那可多了去了,从古到今用的都不一样呢,关键就在于“根据敌人来改变设置”,也就是说面对不一样的敌人得用不一样的兵器,得具体根据敌人的特点以及他们所用兵器的情况来确定。
比如说鞑靼的骑兵比较擅长冲突,戚继光很有创造性地用车子来抵御敌人,组建了车步骑营。戚继光到北方之后写的第一篇奏疏里提到:“那些敌人的长处就是冲突,我们的短处就是不会用车。”接着又提出能取得胜利的办法“一般来说车步骑这三样都得有,而且要相互配合使用”,重点去发展配备了火器的战车。
其实呢,从春秋战国那以后,战车就从历史舞台上退下去啦。可戚继光呢,给战车带来了新的生命,在战车上安装上了火器。防御的时候那是稳得像山一样,攻击的时候就跟火一样凶猛,追敌人的时候快得跟风似的,行进的时候又整齐得像树林一样。这样一来,车营就变成了既能进攻又能防守的火器营啦。
04 简要总结
戚继光的“精器之法”到现今依旧有着足够的参考价值。得说明的是,戚继光特别重视武器装备的制造与运用,可他并非单纯的“只看重器物”,他在练兵、行军、临阵以及指挥等方面的造诣都很深。
甚至,戚继光在为人和为官方面的行事之道,是一个值得去研究的课题呢。